青春映法 光影随行
——法院青年的“随手拍”(二)

2025-07-21 16:58
来源: 原创
    浏览: 89

image.png

7月14日,武山湖公园的路灯刚亮起,法院干警们就支起蓝白相间的摊棚。法院干警把“纠纷案例”展板往灯柱旁挪了挪,好让遛弯的大爷看清字;递宣传册时,干警们先问一句:“您最近有没有遇到啥烦心事?”。此刻递出的不只是宣传册,更是对人民群众的温情守护。

image.png

因一起离婚纠纷,我前往江西的一所监狱参与庭审。案件中的被告,早年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判死刑,后因狱中表现良好,改判为有期徒刑。他与原告婚后育有两个孩子,庭审过程中,这位身处囹圄的丈夫始终满含愧疚,反复向妻子和孩子忏悔道歉。这趟高墙之内的特殊庭审,让人深切体会到:摧毁生活的从不是某一个瞬间的轰然崩塌,而是无数次在失控边缘做出的错误选择。那些寻常日子里触手可及的自由,那些朝夕相伴的爱人,往往要到真正失去时,才懂得它们早已重逾千斤。

image.png

窗外暮色将至,武穴刑庭办公室的灯光却愈发明亮。桌上堆满的是法律条文和刑事卷宗,层层叠叠,有新有旧。刑庭法官助理埋首其中,脊背微微前倾,正在整理电子卷宗,在字里行间留下责任的深痕。她的背影仿佛一座海岛上的灯塔,在卷宗汇成的波涛里默默燃烧着,为深陷纠纷迷茫之人指引方向,让他们看见公平正义的曙光。

image.png

夜幕像墨汁般晕染开,武穴法院大楼却如灯塔般矗立——办公楼的灯光连成一片光海。楼前车辆静候,映衬司法工作者的坚守。这是武穴法院工作人员为保障公平正义,用自己的“辛苦指数”换取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。民一庭的灯最亮,法官老王把老花镜推到头顶,用红笔在庭审记录上画圈:“这里的证人证言得再核实。”桌角的案卷堆成小丘,每本封面上都贴着便签,写着“周三前调解”“周五送达”。刑庭的打印机还在吞吐纸张,忙完一天工作的小程揉着酸胀的肩膀,把刚印好的判决书按页码排好——这是他今晚校对的第三版。这些灯光里藏着太多细碎的坚持:为了让农民工尽快拿到工资,执行法官对着电脑核对银行流水到深夜;怕独居老人看不清文书,书记员特意把字体调大再打印;连保安师傅都知道,哪个办公室的灯亮到最晚。但那些在夜色里亮着的光,早已把“公平”二字,悄悄种进了老百姓心里。